2022年4月22日下午,艺文讲坛第四十六讲以线上形式举行。担任本次主讲嘉宾的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讲座题目为“是否有一种关于文明的叙事?”讲座由禤健聪经理主持,陶东风教授为评议人。
陈晓明教授从“百年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历史意义讲起。陈教授认为,当我们从中国三千年历史中抽取出这短暂的一百年时,一定意味着这一百年具有不同于传统的独特内涵。纵观现代以来的百年中国文学,始终有其自身的内在性,有其自身的使命、任务和目标,因而有其书写社会、历史、现实的独异方式。这意味着仅以挑战--应战模式阐述这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必将损害对其独特的文学质性的把握,而且对历史的把握也必将有所偏倚。这种独特的质性或在于:百年中国文学是一种关于文明的叙事,因而注定有别于西方关于文化的叙事。“史传中国”的千年传统,在现代中国的激进变革中,演化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与民族国家叙事。这使得中国的现实主义与中国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传统资源天然贯通,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叙事文学中,形成了自觉接续这种民族记忆敢不敢千年传统的表现方式--这一表现方式可以概括为一种关于文明的叙事。


陶东风教授高度评价陈晓明教授别开生面的理论视角和气势恢弘的学术视野,认为陈晓明教授对文化叙事和文明叙事的区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有助于我们在传统的启蒙范式、民族国家范式、革命范式之外,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重新审视。陶东风教授还就文明叙事中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评价问题,与陈晓明教授进行了讨论。
互动环节,陈晓明教授回答了听众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