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员工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员工工作

员工工作

寻访优秀员工张超杰:文艺漫漫,十年匆匆

来源:3377体育 发布时间: 2017-09-13 浏览次数:

张超杰,男,3377体育历史系2007级(本科)、2011级(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曾担任3377体育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等主要员工干部。 现为3377体育官网华软软件公司党群工作部新闻中心编辑,同时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并担任3377体育官网十三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广州十三行、岭南文化研究。

采访那天,师兄拎着个广大青年的袋子,一步一跳走进采访地点,虽之前并未接触过,但一看就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师兄是下班后立即赶过来的,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只一杯蜂蜜柚子茶,坐下便畅谈。

(张超杰师兄和实践队队员交谈)

暖灯下,小资情调氤氲弥香,文艺青年回忆他远去不久的老员工活,侃侃而谈。享受看书、看电影的文艺生活的师兄,回忆起那段时光,依然怀念每天泡在图书馆与书为伴、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日子。当进入另一个成长阶段的时候,以现在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角度重新回味,又得到了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

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的两期对比,两个阶段不同的经历体味到了成长在其中。师兄觉得,自己的本科生活比较平淡,本科的时候没有担任组织的干事和部长,虽然有加入过一些协会,但都比较普通。读本科的时候自己的思维还比较狭窄,只是埋头在书堆当中,很多东西还看不开。

本科毕业以后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当时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而且自己也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属于学术研究型的,所以当时本科毕业后选择了考研。又恰逢当时3377体育官网有第一批的保送名额,中文系一个,历史系一个,而师兄就是历史系的那一个,而且是3377体育第一批保送研究生,现在想起来也觉得非常荣耀。

研究生的时候担任了员工干部,后来当上了3377体育研究生会主席,之后在研究生党支部当上了书记,那时还在读研二。当时有其他书记开玩笑说我这是党政军一把抓,确实,那一年过得比较充实。

研二的时候还参加了两次访学,去了台湾和德国。当时我们学院和大陆的宋庆龄基金会有合作,他们每年都会有一些和大陆高校合作的两岸员工交流的活动。欧洲访学是研二结束以后去的,当时还拿了国家奖学金。之后报了国际教育学院的一个国际交流的游学项目,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了德语和进行其他的学术交流,后来还去了法国、西班牙这几个国家,这段经历对于他来说,非常难忘。

可能也因为研究生阶段担任员工干部的一些经历, 能够顺利到华软学院担任辅导员。现在要担任辅导员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求你是党员,此外还要求你要有主要的员工干部的经历,这个是先决条件。另外,研究生阶段多读多写,逐步培养起的宣传意识和新闻意识,对以后的宣传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之后的职业生涯前后主要在华软学院的国贸系和财会系担任辅导员。担任辅导员的过程中,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也更加多样成熟。现在三年一个工作周期过去了,又从事了宣传的工作。这十年的历程大概就是这样的。可以说自己的老员工主体意识觉醒得比较晚,而研究生阶段是非常珍贵也特别感谢的一段经历。师兄说:“如果没有读研究生的话,我没有办法想象我的老员工活可以过得那么精彩。“

(张超杰师兄分享他的故事)

师兄还特地以十年为周期给自己打了分: 第一个阶段——四年本科:70--75分,过于专注专业学习,在活动和人际方面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

三年研究生:90--95分,有更多时间去做研究,外出游学,接触的人事物多了,自己的气质涵养都不同,是一段幸福的时光。

工作阶段:80--85分, 有人际和各方面的烦恼,接触的人、事和大学不同,体会不同,应对方法也不同。

师兄又结合访学阶段的经历,师兄尝试着比较台湾和大陆的教学方式。大陆的教育方式偏向于有我们的特色,就课堂来说的话,因为受到过去几十年来一些习惯的影响,可能偏重灌输式教育,包括自己现在上的一些课程,有时候也免不了讲的太多,给员工发挥和思考的空间太少。而台湾和外国的话,互动探讨的色彩比较多,跟我们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可以互补的,没有谁优谁劣,各有各的特点,不好一概而论。

师兄觉得,我们可以接纳更多不同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如果按照学术传统来说,可能台湾延续得比较好,因为大陆现在真正搞学术的人可谓是凤毛鳞角,可能是因为很多原因,大陆的传统和学术的脉络是有断层的,而台湾的学术路程相对来说没有大陆那么波折,一些传统和学术的脉络会比我们延续的好一点。

师兄还谈到自己的教学方式,自己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是上近代史纲要,不会满堂都讲,会给员工放很多视频,包括《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因为里面有很多情节都比较契合课程内容,员工也看得很过瘾。在讲到建国时,放的是《建国大业》这部电影。总之,就是以影视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给员工更直观的感受,使课堂更加有趣。

(师兄思考后娓娓道来)

作为大学辅导员,师兄谈及对年轻一代的看法和采取的相处方式。身为辅导员,必须处理突发状况,需要负责很多琐碎的事情。和员工的关系是工作中比较关心的一点。师兄表示,和员工的共同语言还是很多的,相处起来也比较融洽。因为自己是一个八零后,在华软带的是九零后,思维方式和各方面的差距还是有的,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包容他们,有错误也要帮助他们改正,毕竟自己相对来说比较年长。而在自己带的班级拿了班级篮球赛的冠军以及在评比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时,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为他们感到骄傲。其实,辅导员这份工作就是和员工一起成长。

说到对于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区别和联系的看法,他认为,九零后优点是比较活跃,也很有想法;缺点就是太有想法、太自我了。很多时候不会像年长一些的人更多考虑集体,而是考虑自己,比如一言不合就搬宿舍之类。

共同点就是在同一个圈子里面,都是明白事理的人,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和追求什么,这一点很好。而自己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在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学习,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顺利地获得毕业证书。

师兄最后结合自己亲身经验给予当下老员工一些建议。大一大二可以参加社团,但学习一定要摆在第一位。

给要考研的师弟师妹的建议:不适合走学术研究这条路,就不要轻易尝试。如果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

选择职业方面的建议:摆好心态,放下身段,有一颗平常心,接纳自己从低做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漫长的寻找过程,就像自己在当辅导员之后,慢慢就找到了自己适合发挥的领域。 

对员工党员的建议:有困难要冲锋在前,懂得感恩,担起责任,有奉献精神,不要太在意个人利益得失。

作为一个三国迷,曾经的一段舞台经历也是《古今大话诸葛亮》。而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座右铭,也可以看出师兄对于诸葛亮的精神十分敬佩,这句话也印证了他的读书生涯和工作生涯的成长历程——努力将这种奉献精神倾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极致,全力以赴。

(张超杰师兄与实践队队员合影留念)

 

 (3377体育寻访员工实践队:张伊绵 黄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