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与中国古代都城的迁移
讲座时间: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15:30—17:30
讲座地点:
文渊楼504
主讲人:
周宏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王朝、政权都城频繁迁移的原因一直没有很好的解释。自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因素都不构成都城迁移的内生动力。选择合适“水地”是古代建都的基本要求。水地是指水源丰沛的地方。由于古代城市居民饮水主要靠凿井而获取浅层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居民的永恒伤害。北方西安、洛阳、北京等著名古都及其他城邑基本如此。中国古代城市地下水的日常污染源主要有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人畜尸体、圮毁建筑等。先民们靠开凿新井、城外挑运、城外引水等方式缓解地下水污染所造成的饮水困难,而弃城迁移是中国古代城市无法解决饮水困难后的最终选择。古代都城在一地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该地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地下水水质状况密切相关。曾在殷墟持续273年的商都,是认识古代城市与水关系的良好例子。地下水污染是中国古代都城频繁迁移的内生动力。中国古代都城及城邑大多因地下水污染而完成其由盛转衰的生命周期。
讲座人简介:
周宏伟 湖南宁乡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近年主要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研究多项,著有《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与示范》《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长江流域森林变迁与水土流失》《清代两广农业地理》等多种,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第四纪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第八届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